慈利傩戏

傩戏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。慈利傩戏是古代“傩祭”仪式中的一种舞蹈,傩祭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,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。周朝叫傩,周朝不仅有多人傩,周天子和诸侯国还举行“大傩”、“周傩”、《周礼·夏官》说,傩祭时,方相乐身披熊皮,戴着有四只眼睛的面具,一手执戈,一手扬盾,率道的祭歌,以驱逐“疫鬼”。北宋时,宫廷傩舞中已没有方相氏,十二兽,不等角色,出现了由伶人装扮的将军、门神、判官等人物。从人物的搭配看,表演已可能有一定情节,并向着娱人的方向发展。


VTS_01_1_201597114539.JPG


慈利傩戏,又名“傩愿戏”或“土地戏”,是从土家族祭祖还愿的祭仪中衍生而成折一个地方戏种。“傩愿戏”实际上是“还愿”和“傩戏”的总称,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、除病,祈寿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,经过长期发展,形成30多个曲牌,200多个剧目,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地方戏曲。


土家傩戏,被人们称为“戏剧艺术之源”“中国戏剧的活化石”,过去在土家村寨,土家傩戏随处可见,土家傩戏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。 土家傩戏的传承,主要是口耳相授,家传与师传相结合,一般要拜师才传法,而“绝法”绝不传一般弟子。掌坛师一般都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。傩以坛为单位,每坛即为一个傩戏班,每个傩戏班有六至十二名傩戏老师,有一至两名掌坛师,其余为师兄弟或徒弟。


IMG_1678.JPG


有单人、双人或三人土地戏。一旦一丑,丑为土地公,戴木雕假面具;旦为土地婆,多为男扮女装。土地戏有固定曲调,你问我答,一唱一和,还做些生活动作,常令观众捧腹。旧时多唱劝人为善、戒烟、戒赌和孟姜女等内容。乡间还傩愿,也唱土地戏。解放后,民间艺人用土地戏宣传国内时事、计划生育、党的政策,颇受群众欢迎。


傩面.JPG


傩事活动进行的时间,一般在秋收后到次年春耕前。土家傩戏道具和服饰都很古朴,主要有裙子、法衣、牛角、司刀、牌带、马鞭、卦、令牌、令旗等。傩戏音乐有曲调、曲牌、曲式结构较固定,演唱时有徒歌(锣鼓干唱),帮腔,按“打--唱--帮--打”程式反复进行。土家傩戏表演时以丑旦对场和生旦对场居多,有民歌对唱(盘唱)形式。土家傩戏的面具是傩戏的重要器具,一般有全堂面具和半堂面具之分,面具有固定名称,如唐氏太婆、先锋小姐、甘生、秦童、开山莽将等。面具在雕刻绘制中构思诡谲异常,刀法刚劲粗犷,色调多样,形态生动传神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,土家傩戏已成为宗教文化系统的一种类型,是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在发展和演变中有的正脱离宗教影响进化成一种地方剧种。


土家族傩戏与人类学、民族学、宗教学、考古学、语言学、民俗学、历史学、美学都有交叉联系,具有很高的学术研讨价值。

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

“扫一扫”

获得更多

意想不到

0744-3223161